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讨论了勘查阶段对煤层灰分的评价问题 ,煤层灰分直接影响煤炭开发的经济效益。今后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对煤质的影响 ,提供比较实际的煤质资料  相似文献   
82.
井下单极——偶极直流电透视原理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简要了采煤工作单极-偶极直流电透视原理和解释方法。正演结果表明,垂直,平行有--偶极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突出工作面顶、底板围围的影响,而压制煤层的影响,为大水煤矿有的放矢地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内的含水、导水构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
无人工作面开采坚硬顶板冲击运动的3DEC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孝 《岩土力学》2004,25(Z2):285-288
分4个阶段模拟了无人工作面开采坚硬顶板采场顶板的运动规律.第1阶段,坚硬顶板的悬而不落是下一区段无煤柱开采的隐患.开采范围达到8 000 m2时的第2阶段,采场坚硬顶板的冲击性垮落,使工作面前方煤体及巷道既已形成的高应力区骤然释放.开采范围继续扩大的第3阶段和第4阶段,坚硬顶板从整体大范围冲击性运动向周期性分段运动转化.北京矿务局木城涧煤矿无人工作面坚硬顶板在采场面积约为8 000 m2的初次冲击性垮落,验证了3DEC理论研究结论,其强制放顶等防冲措施实施的最佳时机为第2阶段的开采活动结束之前.  相似文献   
84.
昆明人民胜利堂为钢筋混凝土、砖砌体及木结构混合而成的结构型式,其抗震改造设计较为复杂。简述了该结构抗震改造设计施工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5.
在煤田测井中,井径的变化对其它测井参数是一种干扰,但利用井径的相对变化值(井径扩大系数),可有效地评估岩石的强度等级和可采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统计鱼卡煤田东部勘探区29个钻孔孔径的变化值,按岩石抗压强度划分原则,将其七煤顶板稳定性划分为5个等级,据此固定了该煤田七煤顶板稳定性分布图。  相似文献   
86.
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对地震频谱和结构刚度的鲁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频率范围和结构刚度变化对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 :控制系统减震效果对地震功率谱的频域宽窄不敏感 ,而对功率谱所覆盖的结构自振频率敏感 ;结构刚度发生± 15 %的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不大。分析还表明 ,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对于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有显著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87.
基于抑制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屋盖MR智能隔震模糊控制的思想。文中,在建立屋盖智能隔震升船结构计算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并以中国某大坝巨型升船结构为背景,设计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和对MR阻尼器的参数研究表明,安装合适的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具有不确定参数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且模糊控制器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8.
Far-field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the roof while blasting in coal development drivages at Tandsi Mine, Western Coalfields Limited, India. The roof was fragile at this mine and was posing constant support problems for mining, resulting in low productivity. The PPV measurements have been used to decipher the damage zone in the roof. The extent of damage obtained has been compared to establish the threshold limits for the damage zone. Conversely, the maximum charge per delay that can be exploded is calculated and a suitable blast design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maintaining the roof stability and pull. A roof vibration predictor equ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shows a consistent trend indicating that it may have future use in a similar geo-mining setup. The blast pattern recommended has reduced the damage extent, though marginally, but helped in improving pull. Critical PPV for incipient rock damage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development drivages under fragile roof were computed. The PPV level for incipient crack growth was found to vary from 500 to 800 mm/s while for overbreak it varied from 800 to 1200 mm/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location of cut holes, charge concentration and firing sequence were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damag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89.
元数据是解决数据共享的技术手段之一 ,现有以元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模型和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元数据本身的管理 ,元数据和数据集在管理上是相对独立的 ,这直接导致了元数据和数据集的不一致性。在元数据与数据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实现元数据和数据集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模型 ,该模型由综合管理层、服务层、应用层三层体系结构组成 ,通过服务流、数据流、元数据流的交互 ,实现元数据和数据集的同步一体化管理。从数据集对象的建立、数据集对象的查询和获取、数据集对象的变更三个应用方面 ,文章详细阐述了该应用模型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90.
Summary The selection of rock bolting lengths and spacings for a mine roof or back i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when wedges of rock bound by discrete discontinuities require support, or when the immediate roof can be anchored into a recognizably stable layer or rock mass. When neither of these situations is present the choice of bolt lengths and spacings is more difficult.In this paper a simplified conceptual model is presented which invokes the concept of an ellipticallyshaped zone of loosening above the opening, all, or a portion of which, may require support.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opening span, height,in situ stress state, and rock mass quality as measured by the CSIR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Validation of the model was sought by analysing a number of case historie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